改革賦能發展 服務溫暖民生——寫在長壽區不動產登記十年之際
發布時間:2025-03-31 10:38:48 來源:人人長壽客戶端
新聞摘要:

十年前,重慶市首本不動產權證在長壽區頒發。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財產權利的重要制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十年來,我區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以堅定的決心,大膽創新實踐,勇立時代潮頭,成功蹚出一條具有長壽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為區域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為百姓安居構筑了堅實保障。

長壽區不動產登記十年 (2)

▲2015年,重慶市首本不動產權證在長壽區頒發

體系筑基構建規范化登記生態

十年間,我國不動產登記從分散到統一,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長壽區以系統思維推進制度重構,整合土地、房屋、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登記職能,建立全要素覆蓋的標準化流程體系。制定《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等12項制度文件,創新“三級審核+交叉校驗”質量管控機制,實現登記業務規范化、權籍數據精準化、檔案管理數字化。同時,農村不動產統一登記實現地、房、林權全覆蓋,為鄉村振興筑牢產權基礎。10年來,累計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54.5萬件,核發不動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明49.5萬本,辦結抵押登記12.9萬件,用制度創新筑牢產權保護根基。

智慧賦能打造數字化服務樣本

緊跟數字化改革浪潮,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接入“渝快辦”掌上政務平臺,實現預告登記、二手房交易等28項業務“指尖辦”;推行電子證照共享應用,企業融資材料精簡60%。建設“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配備智能查詢終端,權屬證明獲取時間縮短至5分鐘。通過數據互聯互通,構建起涵蓋稅務、住建、司法、金融機構、房產中介等的業務協同網絡,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路”。此外,積極探索“實景三維”等數字化手段在監督案件質量、協助管理登記,協助解決疑難問題方面的應用,利用前沿技術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推動不動產登記服務向智能化邁進,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長壽區不動產登記十年 (1)

▲資料圖

服務提質創新多元化供給模式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設立企業服務專窗,為重點項目提供“容缺受理+并聯審批”服務,涉企業務辦理平均時長縮短至90分鐘,大幅提升企業辦事效率。針對特殊群體推出“上門服務”,累計行程上萬公里。創新“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舉措,為企業群眾快速確立權屬,在企業融資、資產處置以及群眾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極大便利。登記100%采用“電子簽批屏”無紙化辦理,實現存量房買賣、繼承、交換等21個登記業務“一窗辦理、即辦即取”。同時,以“四零四心”服務標準(零距離貼心、零差錯放心、零障礙順心、零投訴暖心)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質量,深化服務改革。

改革攻堅擘畫現代化發展藍圖

十年磨劍終成鋒。從“多頭跑”到“一窗辦”,從“紙質證”到“電子碼”,從“基礎登記”到“增值服務”,10年來,長壽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清晰可靠的產權基礎。

站在新起點,長壽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圍繞改革重點任務深化集成改革。用改革破題,以服務作答,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不動產登記服務的新模式、新路徑,持續提升登記效率與服務水平,。開展“不動產登記+司法查控”、雙預告“帶押過戶”及“金融機構服務終端”線上協作機制,推動“三維實景”在不動產登記中的應用。構建“一碼管地”全鏈條管理體系,助力長壽經開區2個閑置土地項目成功盤活,為區域經濟發展釋放新活力;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通過不動產登記與生態產品價值評估聯動,實現生態資源變資產,持續釋放改革紅利,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繪就濃墨重彩的登記篇章。(區規資局  供稿)

人人長壽
掃描二維碼下載客戶端
微信公眾號
長壽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