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又是一年赴盛會,懷揣民意顯擔當。2025年兩會期間,全區代表委員們會帶來哪些錦囊妙計?他們又會聚焦哪些民生實事?又如何為推動長壽在建設現代化渝東新城中風生水起?即日起,人人長壽客戶端開設《聚焦2025長壽兩會》專題,全景式報道兩會盛況,敬請各位關注!




龍河鎮:唯實爭先 推進全域高質量發展
連續6年獲街鎮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優秀”,先后創建國家級示范村3個,市級示范村5個,獲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鎮、重慶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重慶市“一村一品”示范鎮、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重慶市文明村鎮、巴蜀氣候康養地等榮譽稱號……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龍河鎮一路高歌猛進,成績卓著。近3年來,龍河鎮秉持“產業強鎮、旅游興鎮、生態靚鎮、平安穩鎮”發展理念,憑借真抓實干的勁頭,全力以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聚焦產業發展 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 2024年11月30日,龍河鎮保合村的網紅果凍橙基地仿若一片歡樂的海洋,“橙心橙意,樂聚慢城——豐收采摘節”在這里舉行。活動現場,“橙鄉集市”熙熙攘攘、人聲鼎沸,農戶們精心準備的土特產擺滿了攤位,土雞、土鴨、土鵝、魚、蛋、臘肉等應有盡有,還有新潮時尚的小玩具、現榨的新鮮果汁以及充滿兒時回憶的非遺糖畫,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詢價聲相互交織,宛如一曲動人的樂章,為冬日的鄉村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生動展現出產業與旅游深度融合的獨特魅力。隆冬時節,放眼望去,那一片片集中連片的柑橘林宛如橘色的海洋,橙紅誘人的柑橘沉甸甸地掛滿枝頭,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豐收的喜悅。龍河鎮充分發揮晚熟柑橘這一支柱產業的強大優勢,乘勢而上,多元布局,積極拓展糧油、蔬菜、畜禽等特色產業版圖。目前,龍河鎮已建成4.5萬畝晚熟柑橘標準化生產基地,年產量高達5萬噸,年產值達3億元,還精心打造了3個新品種示范基地,順利完成17個農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全鎮農業企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現有農業企業36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3家,區級龍頭企業12家,家庭農場96家。保合村、四坪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前來游玩的陳先生滿心歡喜地說道:“在這里既能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柑橘,又能帶著孩子盡情體驗采摘的樂趣,太棒了!”近年來,龍河鎮以長壽慢城為依托,加速打造現代農業休閑旅游和美鄉村。如今,長壽慢城的花田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水街、集市、小橘樂園、萌寵動物園也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吸引游客3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6000萬元。長壽慢城獲評國家首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以及全市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項目,保合村也成功躋身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行列,聲名遠揚。 聚焦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 2024年4月10日,“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建設年啟動儀式暨2024年全國“四季村晚”之春季“村晚”在龍河鎮保合村秀才灣橘香廣場舉行。廣場上空彩旗飄飄,村民以質樸的院壩、廣袤的田野為天然舞臺,一個個充滿鄉土氣息、貼近百姓生活的節目輪番上演,將濃郁醇厚的巴渝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這只是龍河鎮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過去3年里,龍河鎮成功舉辦大型民俗文化活動多達50余場次,豐富多彩的“橘香清明田園詩會”“我在慢城有棵樹”、長桌宴等活動更是備受矚目,獲得國家主流媒體報道21次,保合村精心編排的《念慢城》情景劇更是在長壽區首屆“長壽村晚”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特等獎,并在川渝協作“唱春歌,迎大年”主題活動中驚艷亮相,大放異彩。在文化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同樣全力以赴、毫不懈怠。鄉情村史館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為村民留住了濃濃的鄉愁;樂溫古城遺址考古工作有條不紊地穩步推進,探尋著歷史的記憶;21個嶄新的文化小廣場,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精心打造的鎮級圖書館,知識的芬芳在這里彌漫;17個村級綜合文化站全面升級改造,文化服務功能愈發完善。保合書院更是憑借獨特魅力,成功入選全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熠熠生輝。在文明鄉風培育方面,成效顯著,“積分制”“灣長制”全面落地生根,廣泛開展文明村居、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等各類評比活動,17個村均因地制宜地設立了村規民約,在過去3年里,精心評選出60戶美麗庭院,保合村更是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陣地。 聚焦生態優先為鄉村振興固本強基 長壽慢城村莊規劃建設被《人民日報》專題報道,龍新路獲評全國首屆“公路+農業”融合發展“十佳案例”,龍河鎮被評為全市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單位,保合村入選全市首批巴渝和美鄉村示范村并成功創建5星級無廢鄉村……近年來,龍河鎮始終堅守綠色發展、規劃先行的基本原則,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鎮域自來水管網提升整治工程正式啟動實施,為村民用水提供了堅實保障;樂溫大橋順利建成通車,打通了區域發展的交通脈絡;新建30余公里的四好農村公路蜿蜒伸展,如同一條條絲帶串聯起鄉村的各個角落,還安裝了15公里農村公路安全護欄,為村民出行保駕護航;合石路完成油化改造,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的美好愿景。近3年累計整治病險水庫6個、山坪塘64個,實施5個美麗家園建設項目,鄉村基礎設施得到全方位、大幅度提升,舊貌換新顏。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龍河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累計改造危舊房306座,讓村民住得安心、舒心;衛生廁所改造2842戶,極大地改善了鄉村衛生條件,人居環境考核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在生態保護領域,龍河鎮更是毫不松懈,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亞投行雙龍河整治提升項目按部就班、有序推進,守護著龍河的綠水青山;蔡家河小微濕地憑借獨特生態景觀成為全市林業現場會觀摩點,備受贊譽;保合村、鎮機關分別成功創建5星級無廢鄉村、4星級無廢機關…… 一幅生態宜居、如詩如畫的鄉村畫卷,正在龍河鎮這片土地上徐徐鋪展,美不勝收。記者 雷羽
2025-01-142024年度盤點!長壽教育10件大事,我們一起見證!

時序更迭,華章更新。 回望2024,這一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加快譜寫教育強區建設新篇章,提升辦學質量的重要一年。 一年來,全區教育系統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力部署下,著力強保障、抓改革、聚人才、促提升,奮力奔跑出長壽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這一年,長壽教育領域取得了哪些成果?留下了哪些深刻的記憶?讓我們在“十大事件”中,共同回顧2024年的教育之路。 1.引進華中師大一附中合辦長壽華師學校 2024年,華中師范大學與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簽署全面合作戰略框架協議,共同創辦重慶市長壽華師學校。▲長壽華師學校學子參加研學活動留影長壽華師學校由國內著名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領辦,依托華中師大一附中“卓越聯盟”平臺,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滿足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的愿望。學校已于2024年9月正式開學。 2.全力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2024年,我區順利通過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市級驗收。▲長壽學子在陽光下奔跑,快樂中成長學前教育連續5年被納入區級重點民生實事,在城區建成投用示范園幼教集團桃花溪分園、晶山分園和樹人集團樹人幼兒園、樹人路分園、菩提分園5所公辦園,新增公辦學位1350個。示范幼兒園獲評重慶市首屆“最美幼兒園”。 3.隆重慶祝第40個教師節 2024年9月10日,以“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設教育強區”為主題的長壽區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大會在區科技文化中心舉行。▲2024年9月10日,我區隆重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區委、區政府授予徐征等10名同志“2024年度長壽區優秀校長”稱號、彭文平等5名同志“2024年度長壽區優秀校長提名獎”稱號、張崇敏等30名同志“2024年度長壽區優秀班主任”稱號、李欣玥等64名同志“2024年度長壽區優秀教師”稱號,在全社會持續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4.成立長壽教育基金會 2024年7月,長壽教育基金會登記成立,屬公益性、非營利性慈善組織。該基金會秉承“支持教育、服務教育”的發展理念,堅持“聚財匯智、促善育人”的工作方針,助力長壽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長壽教育基金會接受愛心企業捐贈儀式現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金會接受各類愛心企業(單位)、愛心人士捐贈1677萬元。 5.五育并舉成果豐碩 2024年,“一月一個字、一周一故事”成功入選重慶市第四屆德育品牌。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實現學校、學科、有需求全覆蓋,參與教師4000人以上、學生4.8萬人以上。▲黃桷灣小學舉行第七屆廚藝小能手大賽創建全國體育特色校16所、象棋特色校2所、國防教育示范校2所,市級體育特色校5所。長壽學子在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重慶賽區)、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等多項賽事中獲獎。 6.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建成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體化聯盟,建立“1234”特色心育工作模式,實現53所中小學心理功能室全覆蓋,“滿天星”心育品牌獲評重慶市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服務項目。▲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聯盟啟動儀式開辦晟霖專門學校,建成長壽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試點建設中小學未成年人自我保護體系學校5所,整合14個部門“五類教育”資源118件,組織101名教師參加積極心理學認證培訓。2所學校入選重慶市首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成果案例。 7.師資隊伍建設有力有效 2024年,大力實施名家名師引育擴容行動,引進名家名師、優秀人才184名,新增市級優秀人才4名、區級109名。▲教師在文藝演出中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推行“名師名園長”培養工程和“1357”教師專業發展梯度項目,遴選長壽區首批專業類名師骨干教師工作室。舉辦“長壽教育大講堂”7期,組織實施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項目56個,輪訓教師5.7萬余人次。 8.師德師風建設全面加強 2024年作為師德師風整頓的提升年,出臺了“長壽區教育系統師德師風五條禁令”。▲長壽區教育系統“學習新思想 建設新重慶 開創新局面”微宣講復賽現場舉辦“長壽好老師演講比賽”等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把“樹優良師德師風,做人民滿意教師”的要求,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創建市級清廉學校1所、區級10所,獲評市級優秀實踐案例1個。 9.加強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 2024年,開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實現全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全覆蓋。▲學生在學校食堂吃上優質營養餐同時,將學校衛生基礎設施納入學校總體建設規劃,累計投入300余萬元推動全區學校食堂提檔升級,食堂滿意度測評率提升至92.2%。 10.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2024年,深入推進績效考核分配改革,制定實施校長(書記)、教職工、學校績效考核評價方案“1+3”政策文件,整體優化和系統重構教育領域績效考核工作。▲實驗一小學子在圖書室認真閱讀探索多元化評價方式,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考核體系,“智慧賦能評價助推學生發展”入選重慶市第三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記者 肖婭 通訊員 胡蕓
2025-01-14科技引領未來 智慧賦能新篇——2024年區科協工作綜述
黨建引領全面加強,科技人才薈萃云集,科普活動精彩紛呈,科技服務卓有成效,全區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盤點區科協這一年的工作成績,可謂碩果累累、亮點頻頻。 2024年,區科協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科協的指導幫助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五次、六次全會和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切實履行“四服務”職責,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資料圖)加強政治引領 凝聚智慧力量 一年來,區科協采取黨組會、全委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會、機關干部會、科技工作者座談會、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群團改革、科技創新、科協工作等重要論述,引導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產業創新的排頭兵。區科協深入各企業收集科技工作者關于住房保障、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看病就醫等10個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組織召開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工作推進會,幫助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不斷增強科技工作者的獲得感、幸福感。 對18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跡進行集中宣傳并走訪慰問。聯合區婦聯推薦重慶市巾幗科技創新工作團隊2家,其中華陸新材氣凝膠復合材料研發團隊入選重慶巾幗科創團隊。聯合區總工會、區人力社保局評選“技術能手”100名、“長壽工匠”10名,在全區范圍內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切實增強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自豪感、使命感。(資料圖)強化科技支撐 培育發展新動能 靠前主動作為,才能融入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海智工作站、院士團隊創新中心作用,搭建國際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平臺,引進新技術,高層次科技人才,推動CDMO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汪衛華院士及其創新團隊建立院士團隊創新中心,累計已立項8項科研項目,投入1030萬元,全部達到預期效果。康普化學、映天輝、奕翔化工等企業新成立企業科協3家,進一步擴大基層科協組織覆蓋面,為更好地聯系和服務科技工作者、促進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成都市彭州市科協簽署了《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舉辦了“科菁薈·科創生態伙伴計劃”新材料產業(彭州)專場活動,加強企業、高校和投資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討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認真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積極參加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新材料產業國際人才合作洽談會,對口接待馮長根院士一行,挖掘潛在技術項目合作機會,助力新材料產業人才項目落地轉化;舉辦第二屆長壽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研討會,為長壽創新中醫藥技術服務平臺,促進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搭建平臺。組織10余家企業60余名科技工作者參加創新方法培訓,?促進科技經濟融合、?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開展科技培訓20余次,推廣農業科技信息應用100余條。(資料圖)提高全民素養 助力全域發展 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宣傳周”“世界環境日”“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普日”等科普集中宣傳、技術培訓、科普講座、科技志愿服務、企業調研等活動80余場,累計服務2萬余人次。被評為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重慶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眼健康公益科普活動、森林防火知識小課堂等5個活動被評為重慶市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組織參加首屆西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網絡聯賽,在第七屆重慶市全民科學素質大賽中獲片區賽三等獎。社區科普大學分校開展科學家精神宣傳、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碳達峰碳中和宣傳、反邪教宣傳、食品安全、疾病預防、防電信詐騙、垃圾分類等各類宣傳講座300余場。 加強與區教委等部門合作,積極組織中小學校參加全國、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學素養大賽、機器人大賽、STEAM科創大賽、科幻征文大賽等,成績斐然。在第39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15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9件。在第五屆重慶市青少年STEAM科創大賽中,35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2件、二等獎13件、三等獎10件。在第四屆青少年生物多樣性探究大賽中,獲一等獎1件、三等獎1件。川維中學智能駕駛賽項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重慶市選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國決賽榮獲二等獎。葛蘭中學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總決賽中榮獲一等獎。聯合區教委、區科技局舉辦區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展評活動,共收到49個單位8個項目1406件作品,374件作品獲一等獎、324件作品獲二等獎。(資料圖)成功承辦2024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重慶長壽巡展活動,活動期間到場參觀體驗3萬余人次。用好用活重慶市院士專家科普講師團、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聯合區教委常態化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進校園活動。梁平區、長壽區、墊江縣等明月山7區縣科協舉辦“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攜手共創精品研學路線”活動并召開科普研學新模式座談交流會,探討明月山7區縣協同打造科普研學發展新路徑。目前已打造生涯成長研學游、農業科普體驗游等精品科普研學路線5條,積極開展“研學逐夢志 強國少年行”研學活動,形成“科普+文旅”研學旅游新模式。(資料圖)云集鎮萬壽村血臍種植協會成功申報2025年市級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重慶化醫長風投資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第三批科普重慶共建單位。 以夢想為岸,深化鞏固科協改革;以團結作帆,回答好新時代答卷。2025年,區科協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持續激發創新動能,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開創全區科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記者 雷羽
2025-01-14鄰封鎮:以項目為抓手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去年暴雨時龍東路受損嚴重,出行很不方便。現在路修好了,不僅路面平整,還加裝了護欄,又安全又安心。”家住龍東路沿線的村民熊建英,說起家門口的變化時感慨萬分。這正是鄰封鎮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積極爭取暴雨洪災復建項目,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鄰封鎮不斷增強系統思維和工作前瞻性,立足當地山地丘陵地貌特點,著眼防災減災和特色產業延鏈補鏈需求,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招引、高效率推進,全力以赴抓項目、興產業、穩增長,推動一批規模體量大、質量結構好、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振興項目落地開花。該鎮著力推進道路硬化項目,用“產業路”帶動“致富路”。青觀、廟山、焦家等村通組“四好農村路”4.39公里已完成驗收,焦家、三化、廟山、石心等村“四好農村路”4.945公里已進入收尾階段。曾經坑洼不平的鄉間小路,如今已煥然一新,成為連接村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每到長壽柚收獲季節,一車車黃澄澄的柚子經由這些硬化道路運往四方,柚農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笑容越來越多了。 為全面提升道路安全系數,針對部分農村公路臨水臨溝、道路外側懸空等安全隱患,2024年,鄰封鎮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通過系統布局、分步實施,完成27.312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設,實現5年以上老舊護欄全部更新,進一步織密道路安全防護網。 不僅如此,鄰封鎮還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在上硐、焦家、鄰封等村實施集體院壩鋪裝、人行便道建設、安裝太陽能路燈、屋檐溝改造等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惠及近3000名村民,顯著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前家里的院壩逢雨必澇,現在再也不積水了,晚上出門還有路燈照明。”村民陳云華望著家門口的變化,臉上笑意滿滿。 立足長遠發展,鄰封鎮正全面推進和美鄉村道路養護工程、公路養護工程,計劃總投資475萬元,著力構建常態化養護機制。同時,積極謀劃龍溪河沿線休閑步道建設、鄭家巖觀景平臺步道升級改造、長壽柚博物館農文旅融合等項目,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下一步,我們將以巴渝和美鄉村示范鎮創建為抓手,堅持項目為王,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優勢資源招商引資、特色產業強鎮等重點,謀劃儲備一批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鄰封鎮副鎮長龍茜表示。記者 張申欣 通訊員 江孟潔
2025-01-14用心用情寫好“安居”民生答卷 ——2024年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長壽區分中心工作綜述
住房公積金工作是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政府的擔當作為與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緊密聯在一起。2024年,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長壽區分中心(以下簡稱“長壽區分中心”)立足“小窗口”,服務“大民生”,牢牢把握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工作總基調,重點突出“三治一改”,推進我區住房公積金工作高質量發展,用心用情寫好“安居”民生答卷。 改革 同心協力抓落實 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政策性金融調節作用。2024年3次優化調整使用政策,長壽區分中心主動作為,開展宣傳、走訪、調研,助力推動地方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全年支持67724人次提取公積金9.11億元,提取率79.24%。支持685戶家庭貸款2.36億元,貸款余額24.23億元,市場占比約21%,與我區商業銀行相比區域排位第一。提供保障住房補充資金4205.04萬元,占當年增值收益的97.1%,累計為地方提供保障住房補充資金3.42億元。(資料圖)扎實推進住房公積金“便利化”改革。協同合作銀行,推介住房公積金試點政策和便捷高效服務,開展“線上+線下”聯動宣傳。2024年,我區共有3908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個人開戶,2856人完成繳款,實繳金額411.36萬元。支持靈活就業人員住房公積金貸款6筆230.30萬元。(資料圖)切實推動落實“一號工程”。深化貫徹《合廣長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三地溝通聯絡機制,組織參加“合廣達”“合廣長”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交流座談會,聯合開展“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5·15集中宣傳日”宣傳活動,互換失信人員名單,多形式開展川渝住房公積金互貸、聯動治理違規提取等方面的交流探索,做到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的廣泛融合。 法治 聚精會神強規范 多措并舉擴大制度惠及群體。圍繞我區重點產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搭建企業服務工作專班,擴大共享信息資源,精準識別摸排企業現狀。對重點企業協同開展“一對一”服務,擴大制度覆蓋面。2024年,新增非公企業開戶102個,新增繳存職工4428人,實現繳存額11.49億元。(資料圖)維權與維穩并重化解信訪矛盾。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扎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規范化。2024年,共受理信訪167件,辦結144件,處于調解階段20件,進入立案查處階段3件。不斷創新聯合調處模式,提升調解糾紛化解率,建立部門協同機制,聯合開展約談37次,涉及企業25家,化解因繳存基數不足的信訪矛盾14件,促使6家企業建繳住房公積金。 筑牢安全堤壩確保資金安全。持續關注我區保交房工作推進進展,支持納入“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引導商業銀行投入保交樓配套融資,對風險項目建立臺賬掌握其項目風險狀況,常態化做好逾期催收和風險貸款債權轉讓,貸款逾期率0.225‰,資產質量好。 智治 全力以赴促發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提質“民呼我為”。切實做好“一件事一次辦”,大力推進住房公積金數字化服務。全年通過“渝快辦”線上平臺開設住房公積金單位賬戶58家,占當年開戶單位的56.86%;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沖還貸和商貸約定提取業務45558筆,占當年提取人次的67.27%;自主線上辦理提取業務14339人,占當年提取人數的52.93%;推行租房按月提取,共簽約1625筆。 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兜住群眾辦事底線。為方便繳存單位及職工辦事,在政務中心新辦公地增設公積金專窗,將歸集、提取業務納入進駐事項,實現住房公積金業務“多點可辦”。(資料圖)不斷提質“跨省通辦”“川渝通辦”“全渝通辦”。全年辦理跨省通辦高頻事項業務164筆,協助外省協查信息134筆,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接續1018筆;辦理異地繳存人住房公積金貸款31筆959.1萬元;辦理全渝就近辦565件。 德治 旗幟鮮明講政治 積極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緊扣新時代黨建新高地目標,以深化模范機關建設成效為總牽引,著力建設“七個機關”,大力實施“八項行動”,不斷提高“七種能力”,不斷拓展“黨建+”服務品牌,開展以“打好‘四清’組合拳 厚植‘三服務’質效”為主題的清廉機關建設實踐,助力打造“渝小金·暖民心”黨建品牌,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資料圖)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將黨紀學習教育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和“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專項整治”“關于違規吃喝專項整治工作”相結合,切實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融入日常、化為習慣,促使學習黨紀的過程轉化為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著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資料圖)多元賦能驅動職工隊伍素質進階。將職工隊伍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強化思想引導,開展“微講堂”崗位練兵、讀書分享會、學習沙龍等系列活動,多維度搭建學習鍛煉平臺,實現持續成長。不斷優化窗口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評價與績效掛鉤,按月晾曬成績,激發內在動力,驅動素質進階。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啟下之年,長壽區分中心將聚力德治、著力法治、加力智治、傾力改革,以擔當作為、善做善為、奮發有為的勁頭,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緊抓快干,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楊溢
2025-01-13